公司首页



2023年11月17日晚,于304am永利集团7号楼112教室,北京师范大学刘勇教授、中国人民大学黄乔生教授、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、上海戏剧学院杨杨教授为公司师生带来题为“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文学研究新拓展”的学术对谈。活动由304am永利集团赵顺宏教授和荆亚平教授主持,本科生、硕士生及部分教师参加。

刘勇教授以莫言的《鳄鱼》为例,指出文学经典化是历史的过程,同时也具有当下性,当代作家应该更多地关注“今天”。在文学研究中,文学史书写应该越写越薄,经典作家应该越数越少,而鲁迅、郭沫若、茅盾的价值既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。此外,文学专业的员工在阅读过程中应当树立经典意识,而非仅凭个人喜好对文学作品作单一、片面的判断。

黄乔生教授从《<阿Q正传>笺注》谈起,认为文学史要由具体的经典作家作品支撑,且注释的过程也是经典化的过程,启示同学们不妨从是否耐得住注释这一角度出发,推敲作家作品是否具有诗意,是否耐读。研究者们也可通过研究鲁迅等经典作家,加深对现代文体的认识。

魏建教授则从郭沫若的评价问题谈起,尽管近人对其有着种种误解,但七十多年来郭沫若始终处在经典作家之列绝非偶然,郭沫若在翻译、史学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均不可忽视。虽然怀疑是我们进步的阶梯,但在不了解的前提下,怀疑就没有价值。这也提醒了在场的员工们,文学研究应当秉持客观原则,不可因道听途说而对作家作品产生先入为主的评价。

杨杨教授则从个人阅读史、治学经历和教育理念展开,建议同学们多读书、多读好书。书籍能够开阔视野、增长见闻,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。对于学术研究而言,学问是冷板凳坐出来的,研究者应潜下心来收集、阅读档案等文献史料,以对作家作品作出整体性把握。杨杨教授还以茅盾《子夜》对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的影响为切入点,指出鲁迅、郭沫若和茅盾对现当代长篇小说史诗风格的潜在影响,并建议中文系的员工可通过“多逛书店”“多买书”来完成“多读书”这第一要务,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竞争力。

四位教授的对谈深入浅出、发人深省。在互动环节,与会师生积极提问。四位学者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为师生们答疑解惑,一一回答了“优秀的传记应具备哪些条件?”“莫言《鳄鱼》究竟是何种文体?”“莫言话剧与郭沫若历史剧之间的关系?”“如何处理文学史料和文学史的关系?”“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书信、日记、回忆录等文献资料”等问题。在热烈的掌声中,本次学术对谈圆满结束!

上一篇:聚焦“鲁郭茅与中国文学现代传统”: 第五届“鲁迅、郭沫若、茅盾学术研讨会”于浙江杭州召开

下一篇:公司学工线一行赴浙江工商大学304am永利集团调研交流

关闭